點心·燒味·奶茶·烤雞 香港當地人深愛的那些美食
作者:貝妮亞烘焙屋 日期:2018-11-14 10:30
bnt新聞訊購物天堂、逛夜市、去太平山頂看夜景,這些都是香港必去的地方。特別是香港的美食是非常有名的。因為香港美食比較多,還有很多旅行者專門計劃來這里享受一場點心餐盒美食體驗的旅行。相對香港的人口,各種美食店和街邊小吃種類多不勝數,可謂是美食之鄉。如果來香港旅行,一定不要錯過下面這些美食,點心、面條還有甜品,還有香港當地人特別推薦的美食都一一介紹給你。#點心在香港點心會當作早餐或下午茶時間來輕松享用。點心從字面上看很有意思,有"敲打心靈"的寓意,在專門賣點心的餐廳里,大概可以體驗到150多種點心種類。非常適合家人、朋友、同事等多人聚在一起,一邊聊天一邊享受各種點心帶來的心靈的治愈。吃點心又叫飲茶,一般香港人回去茶樓喝茶吃點心,香港人說的"飲茶"也不是真的去喝茶,而是去茶樓吃點心餐盒意思。所以享受點心的時候習慣性也會配一杯熱茶,也是港式料理最正宗的美食之一了。#燒味燒味是中國粵菜中的一種傳統的燒烤,在中式餐廳都能看到窗戶里掛滿了燒味。類似我們常吃的臘肉,但是因為經過烤制後,外皮是脆脆的很香,因此燒味也被稱為燒臘。和米飯、面條或米粉等一起吃就能品嘗到香港當地獨別的味道。而且燒味的品種很多,白斬雞,豉油雞,叉燒,燒肉,乳豬,燒鴨,燒鵝,紮蹄。而世界聞名的叉燒就是將豬頭以叉子放在火上烤熟而成,然後在表面塗上紅色的叉燒醬,半肥瘦,軟嫩多汁、蜜汁脆皮、香味四溢。除了豬肉,還可以輕易找到燒鴨和燒鵝等燒味,很多燒味會做成真空包裝的在店里賣,也很適合作為禮物送人。在香港很容易找到一人份的燒味拼盤,就算一個人旅行一個人吃飯也不會有很大負擔。#奶茶在香港可以感受到較為強烈的中國茶文化。英國人喝茶學自中國,但喝法卻別創一格,喜歡加入糖和奶,或者檸檬片同喝,傳入香港後奶茶檸檬茶統稱"西茶",以別於傳統喝法的"唐茶"。英式奶茶在香港由於口味清淡,香港人並不喜歡,於是有茶餐廳老板靈機一動,在英式奶茶的基礎上研制出港式奶茶,茶味濃郁,奶香悠久,風靡香港一百多年而歷久不衰。因為奶茶的香甜可口,很多香港人比起咖啡會更喜歡喝奶茶,受歡迎的香港奶茶人氣逐漸擴散到全世界。不僅是香港,現在其他國家對奶茶的愛也越來越深厚。香港人也一直在堅守這種傳統,但是也在為開發新的味道而努力。不知何時,奶茶逐漸成長為香港的代表性飲食,而不單單只是一種飲料或甜品。#烤雞如果你正在尋找很少有體驗到的一些與眾不同的美食,其實在香港還能找到很多外國餐廳。在香港很多年輕人的圈子里炸雞啤酒成為了一大熱潮。但是香港人更關註健康問題,所以韓國No.1烤雞品牌貢乃烤雞(GoobneChicken)自然便成為了香港的網紅店,雞肉沒有經過油炸,而是用烤箱不放食用油直接烘焙出來的香脆烤雞,味道香脆的同時飲食也會非常健康。這家店推薦脆脆甜甜的貢乃蜜糖咖喱烤雞,還有甜鹹口味的蒜香水果醬油烤雞,還有很多像特質雞蛋卷、芝士辣炒年糕、烤雞串、鐵板芝士泡菜炒飯等等多種多樣的韓國特色小吃。現在香港中環、尖沙咀、將軍澳、銅鑼灣、荃灣等地方都有分店,是當地人特別愛的一家韓國連鎖烤雞店。
香港旅遊發展局/圖本文出處『新聞來源/Wow!NEWS新聞網』
【新型態麵包店】復刻兒時回憶 懷舊麵包車出沒北台灣
作者:貝妮亞烘焙屋 日期:2018-11-14 10:28
下午3點不到,三峽北大海洋公園前,已自動排起一道長長人龍,一路蜿蜒至溜滑梯邊,還持續增生中,有如偶像明星的簽唱會,「我休假來買的,要幫我太太還有我同事帶。」排在第二位的大哥邊說,一邊持續用手機聯絡接單。也有媽媽一手推娃娃車、一手牽著兒子來排隊,「小朋友喜歡吃麵包,小男生又喜歡車子,就帶他來看行動麵包車。」原來大家殷殷期盼的不是人,這裡全是「安德尼斯烘焙坊」的麵包餐盒粉絲。
一台福斯T3復古露營車慢慢停入車格,老闆吳克己與夥伴們一下車迅速擺起桌面,打開後車廂,拉出一層層麵包抽屜,大家手裡一拿到夾子和托盤,就開始蜂擁到前方狂掃,「玉米鹽可頌還有嗎?」「下一車什麼時候來?」不誇張,沒問價格,只怕買不到,每個人都在盤裡疊起造山運動,甚至有人從高雄、基隆特地前來。每個月,這台行動麵包店都會固定發車到幾個點巡迴,讓民眾不用遠求也有好麵包吃。
被粉絲暱稱是「麵包界五月天阿信」的吳克己,在高雄餐旅大學烘焙管理系畢業後,也曾和學弟王鵬傑、武子靖一同經營「莎士比亞烘焙坊」,後來他走進大企業,來到中壢,居然也喜歡上這個城市。
「中壢很特別,因為往返台北的人多,他們對於好東西是有追求的,很多人都是下班前在台北買好麵包再回來,所以當我決定開一間自己的麵包店時,就想開在這裡。」然他的麵包店在中壢,卻又是個走過容易錯過的社區型小店,非常低調,沒有特別裝潢,也不是時下流行的文青網美風,但從開門以來,店裡從來沒少過人。
店裡每天出爐一百樣商品,光是土司類就有12到15種。「我的店是做街坊鄰居的,所以我不強調是做日式、歐式還是台式,而是去做能滿足他們全家人需求的麵包。」好比他發酵16小時的魯邦種法國麵包棍,剖面的孔洞並不多,「以前年輕的時候會追求大孔洞啦!但現在我會考量客人買回去是怎麼吃,多數還是會在上面抹果醬,因此我會把氣體排得比較足,讓組織密實一點比較好抹。」平易近人不代表用料馬虎,北海道麵粉、十勝玉米粒、法國藍絲可奶油等,都是台北名店規格。
嘗了一口他的鮮奶吐司,綿軟帶Q勁的彈性,鮮奶的風味清新不膩,化口性極佳,原來他特別選用北海道「夢之力」麵粉,「這款麵粉比較偏中筋,操作上比較辛苦,但是口感會更軟,我很喜歡,吐司系列都是用它。」吳克己說。他也親赴產地去了解食材,好比牛奶吐司使用屏東萬丹的「丹醇鮮乳」,他就到牧場去擠牛奶;肉鬆麵包使用北投「熊鬆屋」,他也特地去店裡學炒肉鬆,在產品上也不吝於貼上對方的LOGO幫忙宣傳。
行動麵包車的構想一開始源自於吳克己兒時對麵包的美好回憶,今年6月才首發,沒想到迴響極大,未來他也不排除停站更多地方,甚至是往南部、東部山區走,過去他曾在八八風災之後,在高雄那瑪夏的達卡努瓦部落協助當地族人蓋了間麵包窯,教導烘焙技術。他一直希望有天也把麵包車開進深山,讓人在偏鄉,也能吃到世界級的麵包。
鏡週刊報導
《花蓮》手工挑揀 部落有機玉米加工變點心
作者:貝妮亞烘焙屋 日期:2018-11-13 09:57
跟著禿子走!她吃完陳其邁3個便當 變心倒戈挺韓
作者:貝妮亞烘焙屋 日期:2018-11-13 09:55
剛買的麵包裡現活老鼠 漢密爾頓媽媽受驚嚇
作者:貝妮亞烘焙屋 日期:2018-11-12 09:34
據CBC報導,當天,希爾女士(Michelle Hill)到Main東街夾Tisdale 南街街角附近的Franco's No Frills購物。她正要抓起一袋切片麵包並交給收銀員結帳時,發現麵包袋在晃動。她定睛一瞧,看見老鼠正在啃一片麵包,她嚇得尖叫後退。
「它還在動!」她說,太嚇人了,讓人作嘔。這可不是什麼好看的東西。她前面的顧客抓起那袋麵包時,收銀員和另一位店員見狀都嚇得目瞪口呆。她不知道那袋麵包是怎麼回事,不知道那個跟她搶食的大耳盜是怎麼回事。
在那袋麵包被收走之前,希爾拍了照片並傳至臉書。照片顯示,一隻渾身是毛的棕色老鼠正在大快朵頤。照片上提醒大家,「一定要檢查你的東西!」截至上週五(11月9日),照片的瀏覽量已超過2.4萬次,數十人留言表示理解她有多噁心。
超市檢查烘焙食品
No Frills的母公司、食品零售巨頭Loblaw給CBC發送聲明稱,非常重視此事,並已展開調查。
Loblaw稱,該店已採取措施,確保不會再有老鼠接觸產品,其中包括與害蟲控制團隊合作,以及每天檢查烘焙食品。漢密爾頓公共衛生局也已到這家店檢查,沒發現任何問題。
「我們為此事件給顧客造成的擔憂和不便,表示道歉。」Loblaw說。
漢密爾頓公共衛生局的食品安全經理麥克唐納(Richard MacDonald)證實,衛生局接到有關老鼠的投訴後,11月7日派一名檢查員到場檢查,發現這家No Frills店符合相關規定。
Loblaw還稱,正在與供應商合作確定貨品來源,並將立即解決由此產生的任何問題。
孩子們改吃圓麵包餐盒
希爾稱,擁有D'Italiano麵包品牌的Weston Foods公司已與她聯繫並道歉,還贈送她一張50元Visa禮品卡。過去10年,她每週到No Frills購物3、4次,從未遇見過老鼠。
「我不想再看見那東西。」她說。
當時她嚇壞了,甚至沒想起去告訴店鋪經理。4個孩子還在家等著吃飯,她返回麵包區抓起另一袋麵包,急匆匆結帳回家。
第二袋麵包裡倒是沒有老鼠,但她到No Frills購物還心有餘悸。她上週四下班回家,開車經過No Frills後,去了一家Food Basics店。
至於買回家的第二袋麵包,她很難讓孩子們再吃了。上週四,大兒子做三明治時,沒動那袋麵包,而是挑選了一個圓麵包。
資料來源:大紀元
〈北部〉《花蓮》手工挑揀 部落有機玉米加工變點心
作者:貝妮亞烘焙屋 日期:2018-11-12 09:32
慈心有機基金會二○一五年承接國家發展委員會「推動有機農業六星加值計畫」,在奇美部落選定非基因改造的硬質玉米輔導族人栽種,就是看中它耐運輸、儲存、加工多元性高,而且也是族人熟悉的作物。
去年奇美部落迎來有機玉米的豐收,但部落因耕地面積小,不適合大型機具作業,只能人工趕在梅雨季前完成,運往二十公里遠的東豐拾穗農場烘乾,但因為沒有玉米選別機,十五公噸的又運回部落,由婦女們逐一手工挑選,完成的硬玉米送到國內少數的非基改食品加工廠統百公司研發,還新購入玉米研磨機,完成「玉米爆爆」玉米片的研發。
部落族人口中的「蔣媽」蔣金英,雖年近七十、還在奇美文化發展協會擔任經理,努力替部落農業找出路。蔣媽說,很感謝慈心一路陪伴,研發的新產品真的很好吃,也希望大家都能嚐嚐「媽媽們的愛心點心餐盒」。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