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有機燴」攜手大朋友小朋友做食農教育 一起挑戰「0廚餘」
作者: 貝妮亞烘焙屋 日期: 2020-11-03 16:18
整理=編輯部
學童對營養午餐的印象多是「爛爛的、黃黃的」、「每個禮拜都吃一樣的菜」、「不好吃、不喜歡吃」,為了讓校園午餐除了營養健康外,更要有新意挑戰學童的味蕾,苗栗縣青新友善農業生產合作社將於10月29日辦理「校園有機燴」攜手長庚科技大學保健營養系,在苗栗縣銅鑼鄉中興國小,以校園午餐原有的有機食材,烹調出可口的新菜色,挑戰「0廚餘」讓學童吃光光!活動餐盒
長庚科大大二生將所學知識入菜 進行營養衛教
根據臺北市活動餐盒 食品商業同業公會2017年統計,臺北市公私立學校大約每天供應7萬份營養午餐,一天廚餘量高達6公噸。為了減少食物的浪費,也更了解有機食材的在地特色,長庚科大保健營養系大二全班學生,提前一天特別走訪產地,認識當令蔬果的種植知識。合作社希望藉由這次大朋友小朋友做飯的交流活動,讓影響消費者健康的保健營養系學生深度參與,掌握有機食材的應用。長庚科大保健營養系助理教授李明怡表示,學生將在校學習的知識烹飪入菜,對小學生進行營養衛教;另一方面也讓實施有機校田耕作多年的小學生對大學生解說校田的友善環境照顧日常,使他們更加認識餐桌上的食物原形、食材的產地、見識不同時節適宜生長的食材。
透過校田課程 落實「從土壤到餐桌」的食農教育
「校園有機燴」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食農教育推廣計畫」補助「貓裡小學團」執行,由成員來自苗栗縣青新友善農業生產合作社中的青年農夫組成的,透過台灣好基金會「神農計劃」認養的中興國小,落實「從土壤到餐桌」的食農教育,以「有機飲食、土地教育、家鄉認同」為三角核心,在校園中發展校田課程,孩子在校田的耕作適合在地土壤的作物、動手下田照護作物、更認識所生長的土地,了解友善耕作對於土壤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苗栗縣銅鑼鄉中興國小教導主任徐毓昌表示,利用校內有6成學童家中務農的優勢發展校田課程,學校就是食農教育的場域。這次跟貓裡小學團的合作,加入了長庚科大保健營養系同學的專業,正好補強了食農教育中的「飲食教育」,孩子學習更多關於食物的營養與健康的知識,更可以與家人分享如何吃得健康。活動餐盒
大學生經過「校園有機燴」活動認識食材從產地到餐桌的過程,結合保健營養的知識學以致用,為小學生製作有機食材入菜的營養午餐,期許這些未來的食品營養、食品安全關鍵人才發揮影響力,支持有機友善農業。也透過貓裡小學團帶領的食農教育體驗,了解合作社與青農如何將食農教育融入校園之中,將正確的食農觀念深植在孩子心中,共同打造永續友善的自然環境。
審稿編輯:林玉婷
(食力)
學測在即 東女延續傳統參拜百年宮廟為考生獻祝福 (2021-01-13 10:44)
超商超市大賣場賣餐盒 食藥署規定須開電子發票供追蹤 (2021-01-07 17:56)
雲林取消元旦健走 3千活動份餐盒轉送弱勢 (2021-01-05 16:54)
永豐金認捐餐盒 送愛到偏鄉 (2020-12-31 15:28)
跟孩子吃出聖誕感!聖誕早餐大募集:角落生物吃咖哩、繪本便當,連鰲拜老公公都有 (2020-12-23 17:41)
環保署首創外送平台用回收活動餐盒 背後有兩個小女生努力 (2020-12-03 16:04)
味覺也要偽出國!鐵路便當節各國好滋味一次品嘗 (2020-11-17 16:54)
北市校園、團膳業用萊豬就罰!餐盒公會:應罰上游 (2020-11-05 17:51)
百名高中生手作餐盒 感恩轉大人 (2020-10-28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