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角,牛角麵包,三峽金牛角麵包,葡式蛋塔,彌月蛋糕,起酥蛋糕

越南難民的報恩贈麵包餐盒

「因為小時候香港人幫過我,所以我現在想幫香港人。」香港中半山區一間越式小店的老闆金花(Farah),一邊賣著麵包,另一邊又發送著麵包餐盒給街友,只因小時候曾經受過香港人的恩惠,因此長大後想要回饋回香港人。

小時候生活條件不理想,Farah的父母從越南逃難到香港,她在啟德難民營出生,一家八口居住在不到5.6坪的空間內,廁所、浴室都是公用的,然而她卻懂得苦中作樂,洗澡時端來一大盆水,兩三個孩童一同跳入水中嬉戲,就可以玩到樂不思蜀。

回家鄉嘗美食 驚為天人
儘管難民營生活環境惡劣,Farah卻滿足快樂,常懷感恩的心。「香港人也好,香港政府也好,我都很感恩。」她記得小時候有次和夥伴到營外玩耍,迷路了,偏偏天公不作美,滂沱大雨傾盆而下,幸好得到一位好心的香港女士協助帶她們回到難民營,「我記得她還買了一包餅給我們吃,這件事我一直記在心裡。」她愛的大概是這股純樸的人情味。
Farah在難民營生活近11年,後來一家人在聯合國難民署(UNHCR)幫助下移居到英國,並在當地接受教育,生活條件也因而得到改善。不過,身為漂泊海外的越南華僑,對故鄉往往有更深情感。18歲那年,她用做兼職所存到的第一筆錢,帶父母回越南探望祖母。這是她首次踏足自己的家鄉,「當時越南比較落後,但食物比想像中美味多了。」這次探訪後,她更醉心越南菜。後來,在英國認識了奧地利籍丈夫,二人多次到越南探親及遊玩,「我們由北越玩到南越,再由南越玩回北越,幾乎每個地方都去過,實在太喜歡了。」

母親女兒齊鼓勵築夢創業
2009年,兩夫婦決定回港發展。當初迫不得已來到香港,長大後卻自願回到這片土地。Farah對香港有感情,「我感覺我要回來了,我想念香港的燒賣、腸粉和豆花。」為照顧年幼女兒,她回港以來一直沒有工作,然而跟許多美食愛好者一樣有個餐廳夢。從小跟隨母親在難民營賣越南特色小吃的她,年紀輕輕就煮得一手好越南菜,18歲已萌生當老闆的念頭。女兒升上小學後,成為她向夢想進發的契機,於是向母親取經,換來強而有力的一句:「你一定可以的,做餐飲一定賺錢,你試試吧。」Farah在母親鼓勵下開始尋找合適店舖,大半年前她看到中環半山列拿士地臺一個舖位,位置隱蔽人流稀少,卻正合她心意,「我一見到這個店舖就很喜歡,寧靜、簡單,我喜歡這種感覺。」正當她猶豫是否真的要租下這間店時,女兒為她打下強心針,「媽媽,你租吧!這是你的夢想,just do it!」就此,越式小店「Soho Banh Mi」誕生。

Farah說,一般人認為做越式三明治麵包餐盒簡單,其實不然。以招牌菜Signature Banh Mi為例,豬肝醬、蛋黃醬、燒五花肉、越南扎肉、酸菜缺一不可,「一定要有這個搭配,沒有這個配搭麵包就會很乾。」最費工的就是秘製豬肝醬,做法是先將豬肝挑筋,用燕麥奶浸泡,再經過蒸、烤及調味等程序製成。「每日製作一個新鮮的豬肝醬,要花一個半至兩個小時。」加上自製越南扎肉及醃蘿蔔,讓她在短短開業幾個月,便吸引許多回頭客。

近日非洲豬瘟疫情持續,為安全起見,Farah決定暫時停售招牌豬五花越式三明治,改用雞、魚及素菜口味作餡。小店生意興隆,她和家人相聚時間愈來愈少。平日除了看店面,還要照顧7歲女兒,她坦言辛苦,但沒有減少一點想要助人之心。

助人是必須的 因為她也曾是受惠者
「除自己和家人,這世界還有很多事情是有意義的。」受成長背景影響,她常懷感恩,對於曾經幫助她的人,儘管未能直接報答,卻也讓她懂得感恩。她不時聘請越南和巴基斯坦婦女到小店做兼職,因為覺得對方背景和自己相似,希望可以盡到綿薄之力,紓緩他們的經濟負擔。「如果我可以請到不同種族的人,我會很開心。」此外,她還不定期向街友送暖。「我想如果有賣剩的麵包,我可以發送給街友。他們吃到越南食物真的很高興,特別是來自越南的街友。很多時候他們都會說來到香港後,很久沒吃過豬肝醬麵包了。我覺得幫人是必須的,不論生活多麼忙碌,或多富有,或多貧窮,能幫多少就幫多少。」每次發送麵包的數量雖然不多,但幫助他們的心意是熾熱的,因為她曾經也是一位受惠者。


蘋果新聞

標籤: 麵包餐盒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