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角,牛角麵包,三峽金牛角麵包,葡式蛋塔,彌月蛋糕,起酥蛋糕
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麵包也可以是一種個性化商品

為了實現個人創業夢想,加上對麵包充滿熱情與想法,〈復興空廚〉前任總經理顏宏叡在辭去了事多務繁責任重的空廚總經理工作後,在台北仁愛醫院旁的大安路上,租了間坪數不大的店面,花了300萬元採購設備並裝潢店面,自己創業開麵包店〈Gingerbread Bakery〉,每天由師傅分不同時段現烤近50種不同風味與口感的麵包。 在美國學的是餐飲,返台後並曾先後在五星級觀光飯店歷練的顏宏叡,因個人品味不俗,如上有豐富的餐飲美食閱歷,故〈Gingerbread Bakery〉麵包店供應的不同系列麵包,除很快引到鄰近商圈上班族與社區居民的認同,諸如近來在市場頗紅的〈MUME〉酒館餐廳、〈新帆船〉葡國菜餐廳,或是〈QUEENS〉等異國餐廳主廚在嚐過了〈Gingerbread Bakery〉烤出的歐式麵包後,也決定向該店下單採購到餐廳供食客佐餐享用,證明〈Gingerbread Bakery〉的麵包確有相當水準。

在擔任復興空廚總經理期間,顏宏叡即曾經為復興空廚成功創立館外連鎖餐飲品牌〈Bakery 49〉,結合小酒館與麵包店採複合店型態經營的〈Bakery 49〉,除供應美式經典美味外,並兼賣以舊金山著名的酸麵包(sourdough)為主的各式麵包。所以對顏宏叡來說,經營一家麵包店其實不難。只是,如何在競爭愈來愈激烈的烘焙麵包市場中,與同業區隔並建立自家的特色賣點,才是最後能立足市場的成功關鍵。

「台灣麵包店愈來愈多,但自家培養酵母其實卻很少」,顏宏叡決定從這個角度切入市場,亦即由自家麵包師傅以葡萄、番茄、檸檬、百香果等台灣在地水果,甚至是枸杞來培養天然酵母,再用這些天然酵母發麵糰、烘焙麵包 。

採商業用的酵母做麵包,好處是發麵糰所需的時間較天然酵母短,烤出的麵包內裡汽孔大小均勻,只是對麵包老饕而言,這樣的麵包「較沒有個性化風味」。而用天然酵母發麵糰、烤麵包,生產時間較長,麵包內的汽孔也大小不一。但隨著使用酵母的不同,細嚼慢嚥,可以吃到幽幽微微、清淡優雅的果香。

顏宏叡認為,「麵包也可以是一種個性化商品」,用不同天然酵母發麵烤出的麵包,分別有自己獨立的個性。所以〈Gingerbread Bakery〉堅持自己培養天然酵母,成了這個麵包店的特色賣點之一。走進店內,客人可以在靠牆的櫃子上,看到一罐罐裝在玻璃瓶內用水果培養中的酵母,成了這店的「另類風景」。

為了走出風格特色,〈Gingerbread Bakery〉的麵包一律用進口麵粉製作,其中有法國麵粉、日本麵粉,以及來自美國的有機認證麵粉。同時,奶油也來自法國。

〈Gingerbread Bakery〉的麵包約略可分為幾大系列,其中「酸種」系列麵包有鄉村全麥、經典黑麥、瑪格莉特、鄉村圓碗與亞麻子吐司麵包。「日本和果子」系列則有抹茶吐司、南瓜乳酪、紅豆麻糬等。而「歐式」麵包則有伯爵桂圓、亞麻子蔓越莓、養生穀物等。至於「台式」系列麵包則有三星蔥麵包、特濃培根起司麵包、大湖草莓麵包等,按不同時段出爐,每天都有近50種麵包可以選擇。

曾在高檔牛排館擔任專業經理人的顏宏叡,對食材用料很堅持,如今創業也不手軟,進口的麵粉、奶油成本都高,但他說用也就用了。不過,顏宏叡也有向市場妥協的一面。點心餐盒

顏宏叡說,西方人吃麵包,麵包等同亞洲人的米飯,外觀造型樸實無華,講究的是口感與香氣。但國人吃麵包,不少人是「將麵包當成點心或蛋糕」,既要有各式內餡或外層有各種附加材料。同時,麵包外觀造型愈奇巧獨特愈受青睞。所以〈Gingerbread Bakery〉多數麵包都有獨特造型,也有一些「爆漿」、「溶岩」類的麵包可供選擇呢。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標籤: 點心餐盒

一次性餐盒不環保 中國一日兩千萬份外賣垃圾難處理

外帶、外送的便利性已成為一種生活潮流,然而環保意識抬頭的今日,也發現每日造成的塑膠污染相當驚人。數據顯示,中國外賣用戶規模達6億,2016年在線外賣用戶消費頻次每週消費3次以上的用戶佔比高達63.3%據新華社9月20日報導,中國每天超過2000萬份外賣,用掉的活動餐盒累積起來足以從地球到國際空間站轉3個半來回,塑料袋可覆蓋168個足球場......我們每天吃外賣產生的垃圾竟是如此巨量,令人驚嘆!調查發現,包含了剩菜飯,沾了油污的外賣活動餐盒連同塑膠袋,無論品質好壞,都難以回收,只能和其他生活垃圾混雜在一起處理,嚴重加劇了環境負擔。

外賣每天用的塑膠袋可覆蓋168個足球場
根據公開數據保守估算,中國外賣三大平台的日訂單量在2000萬左右。一個訂單至少包括2個餐盒,1個塑膠袋,按照每個餐盒平均6厘米高計算,每天所用活動餐盒摞起來足以從地球到國際空間站轉3個半來回;按每個塑膠袋0.06平方米計算,一天消耗的塑膠袋可鋪滿168個足球場9月初,重慶市綠色志願者聯合會收到了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的立案通知書。重慶綠聯會此前起訴外賣三家平台,理由是外賣產生的垃圾造成了嚴重的環境破壞,要求三家平台為此承擔責任。



轉自多維新聞網
標籤: 活動餐盒

法國美食舉世聞名 經典點心作法超講究

法國可能是唯一能和中國齊名的美食之國。巴黎的米其林三星餐廳世界聞名,富豪名流在那裡一擲千金,還要遵守餐廳訂下的種種規矩。但普通巴黎人更留戀無拘無束的露天咖啡館更熱愛一天也離不開的金牛角麵包,黑咖啡,也許這些更能代表巴黎的美食性格。

可麗餅:可麗餅是法國的傳統小吃,基本上有咸,甜兩種口味。如果你到傳統可麗餅小攤點餐,主餐就是咸可麗餅,甜點就是甜可麗餅,飲料當然是配上最有地方色彩的蘋果酒。可麗餅的材料相當簡單,餅皮不外是麵粉,水,雞蛋和奶油,有的還加入少許啤酒酵母增添香氣。至於金牛角內餡可精彩了,各式各樣的家常食材,包括雞蛋,火腿,奶酪,洋菇,西紅柿,鮭魚,牛肉等等,任意組合。如果你到一家可麗餅小攤,覺得菜單上的搭配不甚滿意,可以直接告訴老闆理想的組合方式,通常只要手邊有現成材料,沒有做不出來的。法國人說,不能依照口味喜好隨便搭配的,就不叫可麗餅。

來源:中國文化報 中華網
標籤: 金牛角

羊羹聞名全球起源竟然是中國的羊肉湯

羊羹:來自中國羊肉熬煮的湯,這種羊湯,加入有凝固作用的明膠,就變成了塊狀。加熱後,就會恢復原樣。從中國傳至日本的禪宗,禁食肉類,所以,和尚的素齋,就把以小豆為原料,替代羊肉做成的食物,叫做羊羹。這就是日本羊羹的來歷。把西點餐盒紅小豆的餡倒入固定的模型,用寒天這種材料固定成膠狀,就做成了。

銅鑼燒:銅鑼燒是大家熟知的漫畫作品「哆啦A夢」最喜歡的點心西點餐盒,在日本最常見的果子。「哆啦」,最有力的說法是來自打擊樂器的銅鑼。所以,該點心很像兩個銅鑼把小豆餡夾在了中間。

日本饅頭:饅頭是蒸果子的代表,經常出現在民間傳說、落語等故事中,是很早以前就被日本人所喜愛的和果子。日本的饅頭,最初從中國的饅頭演變而來,以小麥粉做成外皮,小豆等材料做成餡,基本樣式是圓形的、白色的。如今發展成各式各樣的饅頭。

來源:大紀元
標籤: 西點餐盒

濃濃東洋味 傳統日式點心由來

在京都等觀光地的傳統老店,如果你點一杯抹茶,往往會被勸說是否同時配上喜歡的點心餐盒?這就是和式點心「和果子」。 和果子起源於遣隋使(704年)的時候,從唐朝傳入日本的點心有8種唐果子和14種果餅。日本看似堅硬難吃的餅乾樣式的米製「煎餅」,是平安時代初期(806年),由空海弘法大師從中國傳入日本的製法。後來,從中國傳來的點心,在日本不斷發展演變,隨著茶道文化的發展,出現了蒸包子、羊羹等各種各樣的和式點心,和果子就這樣,最終形成了帶有顯著的日本文化的特色。「和果子」是近代為了區別於從歐洲傳入日本的洋果子,才開始使用的名稱。

大福
以小豆為餡,跟中國的饅頭很像,但以糯米粉為外皮,而且不採用蒸熟的方式製作。點心餐盒種類豐富,有豆大福、草大福、鹽大福等,有的甚至包入水果為餡,比如士多啤梨大福,就是將士多啤梨包在裏面。
古代,曾有大腹餅這樣的點心,後來把腹字換成寓意吉祥的福字,就演變成大福了。

來源:大紀元
標籤: 點心餐盒

推出吸睛日系參合搶客

第二屆鐵路便當節昨(5)日在台灣美食展上開跑,匯集台、日、韓業者,共推出超過20款鐵路餐盒。JR東日本推出E7新幹線便當限量100份,開賣半小時即銷售一空,另一款具自動加熱餐盒的暖呼呼牛舌便當,一樣被秒殺。

JR東日本旗下鐵路便當公司NRE開發部長白木克彥表示,E7新幹線便當外觀是亮眼的塑膠車身,在日本主推親子族群,但台灣民眾似乎不分男女老少都青睞特殊造型。這款便當在日本販售價為1,250日圓,在台灣賣新台幣200元,相當實惠,與去年相同,都是首日的最熱銷款。

另一款暖呼呼牛舌便當,具有自動加熱功能,日本原裝來台,構造相當特殊。在下層放置功能類似暖暖包的石灰袋,只需在便當盒外輕拉繫繩,便可開啟加熱功能。這款便當在日本售價1,300日圓,展期中只賣新台幣250元,是昨日銷量第二好的款項。

白木克彥表示,便當都在台灣製作,但工法、食品控管都不馬虎,也保留日本味道。因部分醃菜在台灣較罕見,部分食材改選用台灣在地食材,風味不減。活動餐盒

台鐵鐵路餐廳昨日準備千餘份餐盒備戰,首日有八至九成的銷量。詢問度最高的是普悠瑪餐盒與炸豬排便當。今(6)日假日起,預估整體銷量會上升。

2016台灣美食展昨日在台北世貿一館開幕,共有6大展區、19主題館、820個攤位,這是歷年最大規模。主辦單位台灣觀光協會統計,首日湧進3萬2,236人,較去年首日成長8.65%。優惠部分,首日城市商旅高雄駁二特區店祭出雙人住宿券99元,一開賣就秒殺。
 
資料來源:大紀元 
標籤: 活動餐盒

金牛角原味是一種堅持、一份精神,也象徵三峽的純樸

金黃色的酥脆外皮、鬆軟Q彈的口感、神似牛角的外型,三峽金牛角,如今成為三峽的特產,是每個來到三峽老街、祖師廟的旅客必嘗的美食。然而,遠離觀光區,有一家位在一般住宅區的金牛角麵包店,他沒有五花八門的口味、造型,只專賣一種最簡單、傳統的原味金牛角,他保有最道地的口感,一圈一圈搭配原始配方,交疊出內斂卻又掩藏不住的情感,每一口咬下去,都蘊含著只有三峽人才知道的家的味道,對三峽人來說,金牛角不僅是情感的連結,更是對家鄉的驕傲。

老闆夫婦兩人合力經營金牛角麵包店,他們生長在三峽,代代在三峽,因此,從老麵發酵、二次攪麵、鬆弛、整型、雕塑、擦蛋液灑芝麻、烘培、塗抹奶油、到包裝販售,不僅對金牛角的製作要求嚴格,更把對三峽的情感投射在產品上,一路走來,視做出好的金牛角為對家鄉的責任,並且將這份對家鄉的關懷擴展到自己的員工,每一個員工都在這裡待了將近十年,這裡具有很強的歸屬感,整個麵包店就像一個大家庭。

原味是一種堅持、一份精神,也象徵三峽的純樸。每一支牛角都具有靈魂,與三峽的生命相連結。而這也是老闆的期許,希望一切以家為原點,轉而擴散延伸出一個使命、一份傳承。
 
資料來源:公民新聞
標籤: 金牛角

雲林在地食材入菜 餐盒色香味俱全

雲林美食多,爲行銷雲林當地的農漁產,特地使用在地食材入菜,烹飪出色香味俱全的便當活動餐盒,美食品嘗大排長龍,柚子彩繪多采多姿,晚上則有草地野餐音樂會,雲林縣長李進勇帶領縣府團隊大跳花鼓公開首演,加上燈光亮麗的台灣燈會主燈,讓大家充滿五感體驗。

雲林縣府祕書長黃玉霜指出,雲林農業年產值777億元全國第一,蘊藏許多豐饒與特色的農漁產,「呷安全、找雲林」更已形成安全農產響亮品牌。

行銷雲林農業首都豐富文化與食材的雲林食采節,斗六場下午在斗六人文公園登場,御便當料理競賽、農特產展售會,熱鬧滾滾。主辦單位提供限量免費親子文旦彩繪DIY、在地美食1000份供民眾品嘗活動餐盒,4人成行並送限量野餐墊,每項好康都大排長龍。文化處長說,晚上野餐音樂會除了音樂表演,還有趣味的柚子Dress code主題競賽、2017台灣燈會主燈「鳳凰來儀」啟燈儀式。晚會由邀請藝人擔綱主持,卡司陣容不乏樂團與知名長青歌手,眾星雲集,陪伴大家度過一個愉快的夜晚。

來源:中時電子報
標籤: 活動餐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