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盒法式點心坊創辦人林淑真:雪恥喚醒興趣,設計師變身甜點王國創辦人
作者:貝妮亞烘焙屋 日期:2016-06-03 09:45
身處靜謐的巷弄間,沒有斗大鮮麗的中文招牌攬客,甚至來到店前還懷疑是不是走錯地方,唯一和法式甜點有關係的,只有鑲印著“boite de bijou”法文店名的遮雨棚和雅緻的櫥窗。沒錯,這裡就是眾多饕客和甜點師傅必來朝聖的甜品店——珠寶盒法式點心坊。
許多人對珠寶盒的印象來自藝人大S(徐熙媛)的結婚喜餅,讓珠寶盒在當時成為熱門話題。然而早在2006年,珠寶盒就被來台開店的世界知名精緻熟食店Dean & Deluca選為法式甜點供應商。Dean & Deluca的特色是不自行製作甜點,而是在當地尋找口味和品質最好的甜點銷售,能被Dean & Deluca相中,無疑是對專業和技術的高度肯定。點心餐盒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創造這則傳奇故事的人物林淑真,在建立她的烘焙王國前,竟是一位室內設計師。她22歲開始學廚藝,8年後接手朋友的餐廳「兔子聽音樂」,把自做私房甜點放在餐廳裡販售,接著又在餐廳旁租下工作室,專心投入開發。一雙手從畫藍圖到與麵粉、糖霜為伍,創造出千變萬化的甜點世界,是林淑真30歲後才發生的人生大轉變。
林淑真原本在日商全麗雅設計公司擔任室內設計師,早婚的她在孩子出生後,不得不放棄工作回歸家庭。只是,辭職後閒不下來的林淑真,開始想起過去很想做卻沒時間做的事,那就是「學廚藝」。
半路轉行的珠寶盒法式點心坊創辦人林淑真,從一開始純粹喜歡、到後來創業,為的就是想把「烘焙」這件事做好,一路走來也獲得許多烘焙認證。
雪恥學廚藝,2年系統性打底
「媽媽的手藝是參加全鄉廚藝比賽拿冠軍的等級,而我則是廚藝太爛!」從小飯來張口的林淑真笑著說,從不做菜的她,婚後第一次下廚,炒了三道菜卻只剩菜脯蛋勉強上桌。為了雪恥,她報名參加廚藝班,結果愈學愈有興趣,於是學完中餐又學西餐、中式點心和西式點心,每天現學現賣,送給鄰居品嘗,慢慢地大家都豎起大拇指。
對喜歡的事情就瘋狂投入的她,在學廚藝的前幾年,只要聽到有飯店主廚開課,就跑去上課,連農會的烘焙教室也不放過。不過,當時她學到的都是單品,吸收的知識很片段,就像武俠小說中四處拜師求藝的小夥子,學了滿手套路、擺起架式虎虎生風,實際要用時,卻沒辦法像真正的武林高手施展得行雲流水。直到她去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學習的那2年,才為開創法式點心王國奠下深厚的理論基礎。
資料來源:快樂工作人雜誌
甜菜根雙色金牛角
作者:貝妮亞烘焙屋 日期:2016-06-03 09:21


正妹空姐「餐盒」上塗鴉! 乘客備感窩心
作者:貝妮亞烘焙屋 日期:2016-06-01 10:34
照顧窮鄉僻壤老人 千歲志工募集送餐盒
作者:貝妮亞烘焙屋 日期:2016-05-31 10:13
輔大「點心妹」自學13年 回校擺攤賣系徽餅乾、抹茶醬 原文網址: 輔大「點心妹」自學13年 回校擺攤賣系徽餅乾、抹茶醬
作者:貝妮亞烘焙屋 日期:2016-05-27 10:03
慈濟打造行動廚房 災區供熱食不中斷
作者:貝妮亞烘焙屋 日期:2016-05-24 10:31

最後的棺材店 隱身小巷送行
作者:貝妮亞烘焙屋 日期:2016-05-20 09:57
每逢假日均人潮爆滿的三峽老街,對於在地人而言,其實是條「棺材街」,全盛時期曾有多達8間棺材店,每逢「旺季」,都把老街擠得水洩不通,但近年火葬成為主流,土葬棺木已逐漸沒落,目前僅剩一間「利德」還「隱身」在老街巷弄繼續經營。
不少觀光客來到三峽老街,最有印象的是老街巴洛克風格建築,還有金牛角、豬血糕、豆花等美食,卻很少人發現,在民權老街通往仁愛街的小巷中,有間棺材店「利德」,默默地為三峽人身後事服務。
利德老闆高財利表示,在三峽老街經營棺材業已經有40年歷史,當年三峽地區棺木業盛行,不少板橋、台北與桃園的「客人」,都會到三峽老街挑棺木,以前送棺車輛還會把老街擠得水洩不通。
高財利說,多年前台北縣府改造三峽老街,假日最忙時節,車輛無法進入,還有不少人害怕棺木與製造棺木的噪音,只好把原本店面租給他人經營,自己則隱身到旁邊小巷,繼續為民服務。
高財利說,依照客人經濟能力,從最高檔的肖楠木、紅檜、紅豆杉,到最便宜的三合板都有;也因地區需求,還分形狀較四方的上海式、圓形寬邊的台式與西洋等,價格數十萬到數千元不等,火葬則多用三夾板。
高財利表示,隨著政府明定禁伐珍貴木材,現今多使用美國進口的香杉木,能夠用到肖南等高級木材的,多是過去留下來的木材。
高財利說,以前每月可賣出好幾十口土葬棺木,現在已少之又少,為了生存只能把餅做大,增加桃園、台北等服務範圍;除了棺木本業,還兼做禮儀業,成了送行者,盼透過多角化經營,讓家業再創第二春。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