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角,牛角麵包,三峽金牛角麵包,葡式蛋塔,彌月蛋糕,起酥蛋糕
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眼科社區健檢 上百人受惠

高市三民區十全里昨天辦社區健檢活動,「醫世代眼科」院長陳明崇率醫護人員駐診,免費幫民眾檢查視力,提供諮詢,受檢民眾除享門診掛號優惠,還獲贈礦泉水及西點餐盒

健檢項目由駐診醫師檢查青光眼、白內障等,提供諮詢服務,護理人員協助檢測視力。

活動共有上百名民眾受檢,不少民眾說,平常沒空看眼科門診,趁著假日讓醫師檢查,了解眼睛健康狀況。

受檢者拿到一張視力保健卡,可在門診享有掛號優惠,還獲礦泉水及活動餐盒

資料來源:聯合報
標籤: 活動餐盒

台南大學「低碳蔬食、營養百分百」活動

台南大學從五日起,至三月二十八號,舉辦「低碳蔬食、營養百分百」活動,每週兩次推出五色養生便當,以推廣「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的健康飲食減碳新觀念,藉由推廣低碳養生飲食,打造低碳校園。  
  
 南大衛生保健組表示,每週兩次補助五色養生便當,熱量只有五百大卡左右,活動餐盒中運用五行養生概念搭配五色蔬果,高纖、低熱量且富含營養價值高;此外,並貼心地提供體脂肪檢測、BMI測量等健康諮詢和服務,以及贈送蔬食抗暖化救地球的健康食譜。 
  
 南大校長黃秀霜與李建億學務長非常支持此項活動餐盒 ,希望綠色校園絕不是口號,而是義務與責任,大家一起綠化家庭,綠化心靈,綠化人間。  

資料來源:中央網路報
標籤: 活動餐盒

菁寮聚落共炊共餐 老人健康有人顧

台南市後壁區的菁寮聚落,持續推動文化資產保存活化工作,但仍舊面臨人口老化、外移,不少阿公阿嬤們缺乏子女時時照料,因此社區發起"共炊共餐"的新點子,鼓勵獨居長輩們午餐時間,走出家門一起用餐,由社區志工幫忙買菜烹調,不但顧到阿公阿嬤的飲食營養,而且每個月只需要花八月元。

社區廚房裡,志工媽媽忙著準備午餐,裝進活動餐盒,時間一到,大家陸續前來取餐,這些超過60歲以上的阿公阿嬤,加入菁寮聚落共餐計畫,走出家門來用餐。

和多數農村相同,菁寮聚落也面臨人口老化、外移衝擊,老人家們行動不便,很少往來走動。

==新營社區大學主任 張文彬==
利用聚餐的時間
一邊吃飯 一邊也能互相交流
希望這個空間的使用
能夠有一個社區的公共性
有一個社區性格

從吃的服務開始,帶動老人家們走出家門,也讓社區更加熱絡,只是參加共餐的阿公阿嬤,大部分還是習慣帶回家吃。

==菁寮居民 殷老太太==
有的80、90歲了自己一個人
還要煮三餐還是很困難
所以設置這個(共餐)行得通

==菁寮居民 莊老太太==
他們說沒關係
你如果不要走過來 我們就送活動餐盒
我是想說 這樣不好意思

每週一到五供應午餐,每個月只收費八百塊,由菁寮、墨林、後?三里志工輪流,使用在地食材作物烹煮,不仰賴公部門資源,讓阿公阿嬤吃得很健康!

==里長 黃正雄==
現在這些義工煮給我們吃
是不是變成善的循環
以後我們都會老 
以後我們繼續 維持經營下去
我們老了都有人 可以煮給我們吃

期望找回鄰里互動,重新連結居民互相關懷的心,共炊共餐正是改變的第一步!

資料來源:公視新聞網
標籤: 活動餐盒

花蓮縣健康便當熱銷 一個才500大卡!

花蓮縣衛生局輔導二十二家餐盒業者,自11月26日推出低鹽、低油、低熱量、健康無負擔的健康便當,每個便當熱量約500大卡,並與花蓮縣活動餐盒食品公會聯手辦理?健康500大卡便當?的行銷活動,立即獲得各界熱烈好評,造成各業者健康便當供不應求。
 
花蓮縣衛生局長徐祥明表示,衛生局與業者們共同策畫這別出心裁創新健康行銷計畫,一方面鼓勵消費者購買便當或其它餐飲時,能優先選擇「低油、低鹽、低熱量、高纖維、多蔬果及食材多樣化」的健康餐食,另方面也可以藉此鼓勵業者研發生產更多以健康為訴求的餐飲食品,提供消費者更健康的飲食環境。
 
花蓮縣餐盒公會理事長指出,衛生局洞察先機,結合國人的健康需求及產業界的商機,積極規畫及推動此波全國首創的「健康500大卡便當」促銷活動。不僅讓業者有機會能為消費者的健康盡上一份心力之外,更能推動環保減少餐飲廚餘及處理負擔,才推出一週就讓多數參與業者的便當銷售量多達將近一倍以上,也引發其他業者的重視與跟進意願。
 
徐祥明局長再次強調,促進國民飲食健康不能只有衛生宣導,必須創造民眾更好的消費條件,讓鄉親很便利地購買到既健康又好吃的健康五百卡便當,享受既美味又健康的飲食。另方面也必須幫助業者從健康訴求裁中賺到好商譽及好利潤,創造健康消費市場,這樣的作法才能真正發揮最好的成效。
 

即日起到十二月二十五日止,消費者到花蓮縣各張貼「健康五百大卡便當」專屬海報或有健康便當旗幟的便當店購買健康便當,便有機會獲得三個月免費的健康便當的大獎,另還有八十個高級防碎玻璃製環保便當活動餐盒 等獎項,民眾務必把握機會。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
標籤: 活動餐盒

重陽敬老 羅東鎮長探訪人瑞鎮長

重陽節快到了,羅東鎮長林姿妙15日探訪百歲人瑞老鎮長林洪焰,致贈敬老禮金6000元、豬腳麵線以及活動餐盒,以示祝賀,並且關懷老鎮長的身心、作息情況。兩位鎮長相談甚歡。

出生於1912年的林洪焰,日據時代師範學校畢業後返鄉任教,民國37年擔任成功國民小學校長,45年當選第三屆羅東鎮長,歷經兩屆鎮長又回到教育界擔任縣政府主任督學,服務公職、教育界達44 年之久。

鎮公所表示,羅東鎮目前70歲到89歲的長者有6032人,每人敬老禮金600元,90歲到99歲的長者有259人,每人敬老禮金800元,禮金和活動餐盒 由各里里鄰長或里幹事送到家裡。

百歲以上人瑞則有:林洪焰、王攀元〔民國前3出生〕、吳黃三妹〔民國元年出生〕、黃簡樹菊〔民國前2年生〕、吳陳阿罔〔民國前2年出生〕等5人,每人敬老禮金6000元及豬腳麵線禮品乙份,由鎮長林姿妙親自送到人瑞手中,祝賀佳節愉快。

資料來源:今日新聞
標籤: 活動餐盒

風城特色美食節暨客家與農漁美食品嚐活動

新竹市2012風城特色美食節「客家與農漁美食品嚐活動」,13日上午10時在孔廟前廣場盛大舉辦,有各式客家及農漁會家政班料理的各式美食、客家特色商品等共60個攤位進行展售,並設有客家文化闖關、美食免費品嚐、西點餐盒等項目,吸引許多民眾攜家帶眷前往參加。

新竹市長許明財表示,為使新竹地區的客家飲食文化、產業的推動和行銷能更貼近人們,新竹市政府在客家委員會的指導下,特別與新竹市農會、新竹區漁會共同舉辦2012風城特色美食節,希望透過活動讓民眾親身體驗客家美食,瞭解客家文化,帶動客家文化產業經濟、刺激在地觀光產業、促進多元文化及族群融合。

活動由新竹縣埔和國小小朋友以鑼鼓喧天表演揭開序幕,接著有世界客屬總會新竹市分會的客家二胡演奏、新竹市客家藝文協會的客家歌謠演唱、新竹市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的客家歌舞表演及皇家幼稚園的客家兒童舞蹈表演等,均得到熱烈的掌聲。現場還有健康蔬食、客家美食等健康料理暨活動餐盒競賽,競爭激烈。客家俗語、客家歌謠等客家文化闖關活動,都吸引許多民眾參與,人氣紅不讓,於活動中達到傳承的功能。


資料來源:新浪新聞中心
標籤: 活動餐盒

初嘗月餅 偏鄉女甜在心裡

12歲的小琳是可愛的泰雅族女孩,由於家中經濟狀況欠佳,以往中秋節小琳很少有機會能吃到月餅。去年因喜憨兒基金會「送愛到部落計劃」,小琳拿到人生第一盒月餅,她興奮地和家人共享,甜滋滋口感至今仍讓她懷念。今年中秋節將至,小琳很期待能再拿到月餅,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快樂過中秋。

家住新北市烏來的小琳,一家7口靠爸爸打零工為生,經濟狀況不寬裕,加上傳統部落並沒有過中秋的觀念,以往的中秋節爸媽不會買月餅回家,小琳雖知道有吃月餅的習俗,但對她來說月餅只是電視上的產品,沒有特別的意義。
去年中秋節前,學校獲得喜憨兒基金會捐贈,讓每個孩子都能免費拿到一盒月餅,第一次拿到整盒月餅的小琳,開心地馬上拿回家和家人分享,不但弟弟妹妹吃得津津有味,頭一次吃到鳳梨口味月餅的小琳也非常開心,對甜滋滋的月餅念念不忘,期待今年還能拿到。 

每年最期待禮物
烏來福山國小生活教育組長許達群說,該校29個孩子裡,超過三分之一來自經濟弱勢、隔代教養等特殊家庭,平時這些孩子難得吃到月餅這類點心或零食,一盒月餅對他們來說,是每年最期待的禮物。
喜憨兒基金會2009年開始發起「送愛到部落」活動,除了平時每月送活動餐盒西點餐盒到偏鄉小學,讓孩子能吃到平常少接觸的西點麵包外,每到中秋節也會送給偏鄉學童每人一盒月餅,讓偏鄉孩子也能和平地孩子一樣快樂過節。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標籤: 活動餐盒

八八重建區推廣閱讀 甲仙書香濃濃

八八風災後,為了讓重建區的小朋友展現往日笑容,高雄市甲仙國小從去年開始,就結合家長,一起推動親子共讀活動,而社區的便利商店也起而響應,小朋友閱讀集點,就能免費換取餐盒,透過知識的力量,甲仙地區的大小朋友變得更有信心了。
 
一本本排列在架子上的書籍,全是八八災後,來自各界的捐贈,現在只要一有空,住在附近的家長,還會帶著家中小孩,一起到學校閱讀,這是甲仙國小舉辦的親子共讀活動,希望透過知識的學習,讓重建區的小朋友恢復原有的信心。
學生 許素華:「可以認識和自己同好的人,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可以問,很多人給你很多的建議。」
 
家長 許木生:「書本裡面講的什麼樣的故事,他也會跟我們分享,這個故事的成果這樣。」
 
透過知識分享,親子之間的感情愈來愈好,原本災後的低氣壓,也在每一次閱讀中,共同找回生活的重心。
 
而為了讓這股向上的力量延續,鄰近的便利商店也推出「閱讀集點換取免費活動餐盒」的活動,吸引更多愛讀書的小朋友一起加入。
 
便利商店店長 林德和:「因為當時八八風災後,各方各界的捐書有很多,但是如何讓小朋友,主動去拿出來閱讀,剛開始,我給他們一個誘因形成,那就是閱讀,來門市換西點餐盒試看看。」
 
甲仙國小教務處主任 張淑女:「除了一些社區的,人力資源進來之外,家長的參與度也變得更高,變成是我們全面性的,親師生一起來投入這一件事,孩子可能是在家裡,家長會變成一個共讀。」
 
經由社區、學校和家長共同的參與,全甲仙國中小433名學生,在1年內,總共閱讀4000本以上的書籍,這樣的成果,讓在重建的甲仙地區變得很不一樣,八八風災3年後,這群愛閱讀的大小朋友,用書本知識建立起未來的信心。
 
 

資料來源:客家電視台
標籤: 活動餐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