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角,牛角麵包,三峽金牛角麵包,葡式蛋塔,彌月蛋糕,起酥蛋糕
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麵包餐盒 深受許多人喜愛,而麵包店有販售西式麵包也有台式麵包。對此,有名網友表示法國著名的麵包就是「法國麵包」,因此,他也想知道「有什麼麵包可以稱得上是台灣麵包?」貼文發出後,立刻引起網友討論,許多人一面倒指出是「肉鬆麵包」。

 

 

該名網友在PTT八卦板以「有什麼麵包可以稱得上是台灣麵包?」為題發文,表示各國都有代表的麵包,像是「英國麵包、法國麵包、德國麵包通通都有」,但就是沒有屬於台灣的麵包,因此,他想知道「有什麼麵包可以稱得上是台灣麵包?吳寶春?古早味麵包?酸菜麵包?」

 

 

貼文發出後,引起網友熱議「九層塔麵包、珍珠麵包」、「之前便利商店有布丁麵包,現在好像沒賣了」、「蘋果麵包餐盒」、「我喜歡蛋糕吐司,外面一圈軟軟巧克力蛋糕,中間是吐司,布丁菠蘿也讚讚讚」、「酸菜麵包」、「蔥花真的讚」、「蔥花麵包」、「熱狗麵包」。

 

 

另外,還有許多網友一面倒認為是「肉鬆麵包」、「肉鬆麵包啊,問幾次」、「肉鬆麵包一定要+大量美乃滋」、「台式麵包最經典的絕對是肉鬆麵包」、「肉鬆麵包一定要有青蔥美乃滋,超讚」、「我覺得肉鬆麵包餐盒就是要超級蓬鬆才是特色」、「肉鬆麵包就是台灣麵包霸主」、「肉鬆麵包台灣難波萬(第一名)」。

 

(三立新聞網) 

標籤: 麵包餐盒

 

【勁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防疫非常時期,元培醫事科技大學為第一線醫護人員加油打氣,特致贈餐飲專業製作兼具營養與美味的健康麵包餐盒茶點,今(4/29)日下午由元培醫事科技大學校長林志城與教務長吳文祥、餐飲系陳盈秀主任、劉婉真老師、嚴如鈺老師,以及應外系林宛瑄主任,與光復高中黃敦煌校長共同親送一百份下午茶點及自製的抗菌香包,前往新竹馬偕醫院為醫護人員打氣,由馬偕醫院副院長陳重助代表接受並表達感謝。

 

元培餐管系西點及調飲製作專業劉婉真老師與嚴如鈺老師,此次設計的健康下午茶點,選用具養生作用的食材,帶領元培學生製作包括養生薑黃南瓜包、高纖雜糧餅乾、乳酸桂圓蛋糕以及健康養氣茶,搭配光復中學幼保科學生製作的抗菌香包,組合成健康茶點餐盒,共致贈一百份給新竹馬偕醫院,讓辛苦投入防疫工作的醫護人員有個舒緩又健康下午茶。

 

此外,元培應外系校友邱翊容,畢業後因個人興趣投入烘焙事業,經營Allhere手作烘焙,當天也將提供創意製作的「杯麵機器人甜甜圈」以及「粉紅口罩部長麵包餐盒 」各30份,共同向醫護人員致意。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校長林志城指出,防疫大作戰,個人健康管理最重要,吃得營養才能提升免疫力,因此,一向標榜健康養生餐飲的元培餐飲管理系師生,就能從選材到製作出與坊間一般茶點不同的健康餐點,提供第一線醫護人員,向他們表達我們支持的心意,尤其,許多第一線醫護人員包括放射、檢驗等醫事人員都來自元培校友,我們更要力挺他們,一起撐過這段時間。

 

新竹馬偕醫院副院長陳重助表示,儘管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於這波抗疫行動中非常辛苦,但新竹馬偕醫院堅守崗位並盡最大的防疫力量守護民眾健康,最近一波波從公司、民間團體到個人的送餐等支持行動,讓醫護人員備感各界的關懷溫暖,更有繼續奮戰嚴守防疫陣線的活力,尤其看到元培醫事科技大學攜手光復中學,師生一起站出來挺醫護人員更覺得感動,非常感謝給醫護人員更大的精神鼓勵。

 

(圖由元培醫事科技大學提供/1.元培醫事科技大學餐管系致贈健康午茶點與抗菌包予馬偕醫院,由馬偕醫院副院長陳重助代表接受並表達感謝。2.元培校友邱翊容也以手作麵包餐盒加入挺醫護行列。)

 

 

(HiNet生活誌)
標籤: 麵包餐盒

讓愛走動防疫有責 熱血有春捐血活動

鑑於全球疫情擴大,民眾不便出門造成血液庫存告急,士林靈糧堂、中華仁親社區關懷協會(以下簡稱為仁親協會)與台北捐血中心於4/26() 發起「讓愛走動-防疫有責、熱血有春-捐血活動」共捐出108袋、合計2萬七千CC的血液。捐血前100名者,還有超人氣手感烘焙名店哈肯舖捐贈的精美麵包餐盒 ,許多商家也參與公益,永慶房屋協助搭設活動帳蓬,附近的康是美提出滿額贈禮、85C門市也響應限量買飲料送珍珠,汪志冰議員送瓶裝水響應公益行動。另外士林靈糧堂劉群茂主任牧師與師母、汪志冰議員、福中里長王德利、仁勇里長洪銘鎮蒞臨至活動現場,響應捐血活動。期望在最艱難的時候,透過與企業、社區的合作,讓血庫回升,祝福需要的病患,讓愛走得更遠。

 

汪志冰蒞臨捐血活動現場與仁親協會執行長張安慈合影。

 

台北捐血中心表示,目前北部的血液庫存量大多只剩下47天,台北、新竹、台南、高雄等地的血庫存量仍偏低,為鼓勵民眾捲袖捐血,台北捐血中心已要求第一線工作同仁及志工加強防疫措施,自我健康監控,全程配戴口罩,各捐血點均落實捐血人測量體溫及手部消毒、健康問診,並加強捐血場所通風、消毒頻率等措施,確保捐血人在安全的環境中完成捐血,安心有保障。

 

(圖左)仁勇里長洪銘鎮、福中里長王德利與仁親協會執行長張安慈合影。(圖右)士林靈糧堂主任牧師劉群茂與福中里長王德利合影。

 

超人氣手感烘焙名店哈肯舖副總經理楊郁雯表示,疫情期間因民眾不敢出來,以至於各地都缺血,過去的創業歷程也非一帆風順,因此更能體會市井小民在這大環境下的不容易,期待透過小小的心意,可以給熱心參與捐血活動的民眾一點鼓勵,呼籲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大家一起共渡難關。哈肯舖為鼓勵捐血人捐得開心,捐贈特製的精美餐盒以迎合各年齡層喜好設計,富有軟、硬、鹹、甜等口感與口味,包含:菠蘿、以手工熬煮紫米內餡的雜糧紫米、使用台產綠檸檬製作的檸檬蛋糕、呈現田園風味的羅勒乳酪法國麵包餐盒與紐西蘭原裝進口的安佳純牛奶。

 

 

士林靈糧堂主任牧師劉群茂,劉師母與哈肯舖副總經理楊郁雯合影。

 

仁親協會執行長張安慈表示,在防疫期間透過「讓愛走動-你作戰我補給-為醫護人員送愛計畫」,從3月底到4/26止,仁親協會已陸續將物資送往9所防疫醫院,包括新光醫院、陽明醫院、振興醫院、亞東紀念醫院、雙和醫院等,送出的物資涵蓋了豐盛號蔗香紅茶400杯、提神飲料300罐、悅子餐盒120份、悅子養生茶400杯、花蓮鳳林陪讀班手作的濾掛咖啡1250包及多肉植物盆栽52盆等,共計送出的物資已達2522份,另外還有祝福小卡、小朋友的祝福插畫與《防疫滿福寶》祝福手冊等。麵包餐盒

 

張安慈表示,透過支援前線的祝福行動,我們看見第一線醫護人員、行政人員與社工單位為服務廣大民眾,無論在體力上與精神上皆十分辛勞,所以特地發起捐血活動。期盼透過本次的捐血活動,除了可以給予醫療上實質的幫助,幫助需輸血的病患有血可用,也能安定軍心,讓醫護人員安心作戰。

 

青年舞團熱血演出。

 

張安慈說,讓愛走動的行動,將持續到五月上旬,預計還將送出豐盛號蔗香紅茶150杯、悅子餐盒60份、悅子養生茶400杯、提神飲料600份、貝軒烘焙餐盒100份、歐咾咖啡500份、薇格中學師生致贈的餅乾150份、鳳林陪讀班製作濾掛咖啡250包與多肉植物盆栽48盆等物資至5所具有檢疫病房的醫院,包含中興醫院、和平醫院、萬芳醫院、國泰綜合醫院等,也將在社區內陸續舉辦捐血活動,藉此呼籲更多社區的親朋好友與企業一起共襄盛舉,讓愛走動、祝福社會。

 

(資料來源:士林靈糧堂)

 

(HiNet生活誌) 

標籤: 麵包餐盒

超可愛!幫麵包戴口罩巧思救業績 意外爆紅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百業蕭條,金門有老字號烘培業者發揮巧思,將近日最夯的口罩議題融入到麵包餐盒 中,開發出來的口罩麵包意外熱賣,連續3天都被搶購一空,同時也帶動其它產品銷售業績成長。因為該款麵包為純手工,每天只限量200餘個,想嚐鮮的民眾恐怕得打電話提前預約。

 

剛出爐的口罩麵包各個都圓滾滾,在烘培師的巧手下,利用熱巧克力在畫出眼睛和眉毛,就是這副神似卡通人物「巧虎」和「麵包超人」的可愛模樣,讓這款麵包餐盒瞬間成這家烘培店中的人氣商品,每天限量200個還沒上架就被預訂一空。

 

 

店長許佳軒表示,過去店內光是巧克力布丁每個月就得賣出近萬個,但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小三通停航,顧客的消費行為及能力明顯改變,這也讓業績足足下降了七成。

 

許佳軒說,為了在這波不景氣中求生存,店內烘培師們開始發揮巧思,嚐試將近期熱門的口罩議題融入麵團中,讓麵包也載上口罩,經過近一週嚐試,終於成功開發出可愛討喜的「口罩麵包餐盒」,不少老顧客為了嚐鮮而回流,這也帶動其它商品的銷售量。

 

目前店家除了績極開發當前最夯的粉紅色及花帔布款口罩套麵包,更嚐試將蛋糕也做成口罩造形,希望在搶救慘淡業績的同時,也藉由美食撫慰民眾緊張的心靈。

標籤: 麵包餐盒

最美四月天#胡蘿蔔做麵包餐盒最好的比例在這裏!

每周做麵包餐盒 是我必做的功課,大多數是周日做,然後周一的早餐就有著落了。麵包都是換著花樣做,做的時候也會想著怎麼才能讓營養更豐富。

 

很多小夥伴喜歡用蔬菜做麵食,我也不例外,比如胡蘿蔔、南瓜、芹菜、菠菜等等都是做麵食的好食材。做出來的麵食不僅僅好吃營養,樣子也漂亮。但是如果說用這些蔬菜做普通的饅頭、餅之類的主食比較好掌握用量,要是做麵包這樣的烘焙食品,對食材的比例有要求,用量就會找不準,比如做麵包放胡蘿蔔,不知道放多少,也因此不成功就放棄了。

 

今天我來分享一個十分好的胡蘿蔔麵包的方子,不管做蒸麵包還是做烤麵包、吐司等等,絕對成功。

 

 

我今天是用胡蘿蔔來做的吐司麵包。顏色金黃靚麗,看著都有食慾。再說我們每天都對著電腦、手機的,眼睛疲勞是你我都存在的問題,一定要注意保護才好!胡蘿蔔是護眼最厲害的蔬菜,普通又便宜,雖然炒著吃不太適口,我們可以當作配菜,做麵食,還有像我今天這樣做麵包用,這樣,不知不覺就能吸收營養。胡蘿蔔做麵食還有一個非常好的好處,就是胡蘿蔔不怕高溫,這樣,把胡蘿蔔進行蒸、烤的,折騰一番,營養還是會保留的很好,所以,我最喜歡用胡蘿蔔做麵食了。

 

現在是春季的最後半個月了,馬上就是夏季,這個時節正是祛濕的好時機,而胡蘿蔔里含有一種免疫能力很強的物質,能夠去濕氣,常吃不感冒。非常值得我們每天食用。

 

今天我做的是吐司麵包餐盒,這個方子不管做任何造型的麵包都適合,就是用電飯煲或者蒸鍋做也是一樣的,一起來看看吧。

 

材料:高筋麵粉300克、胡蘿蔔泥160克,奶粉25克,糖30克,玉米油30克,全蛋液50克,酵母3克,鹽3克。

 

做法:

 

1、首先把胡蘿蔔洗乾淨后切開,用蒸鍋蒸8分鐘左右,不用熟透,不生就可以,這樣再用來攪打胡蘿蔔泥會很細膩。如果用生的攪打會有粗糙的顆粒感,吃起來口感不好。

 

2、胡蘿蔔加水用料理機打糊,胡蘿蔔和水的比例是2:1,用這個比例來攪打成胡蘿蔔糊做麵包剛剛好,如果是所用的胡蘿蔔在家放置的已經有點發乾了,就多加10克的水,如果是剛買回來的比較硬實的胡蘿蔔就用這個比例沒問題。一次可以多打,除了做麵包用的,可以留用做饅頭、餅。

 

3、我用麵包機和面,麵包桶內先放入胡蘿蔔泥,雞蛋液,玉米油,對角線放糖和鹽。

 

4、最後放入麵粉,奶粉和酵母,啟動麵包餐盒機的發麵程序,就是和面30分鐘后再發酵1小時。

 

590分鐘后,面發好。看看,用熟的胡蘿蔔糊來和面很細膩,一點顆粒都沒有,顏色非常漂亮。

 

6、取出麵糰排氣鬆弛,一般不會黏面案,不用生粉最好,怕黏,可以稍微抹一點油。

 

7、把麵糰分成3個均勻的面劑子,滾圓,然後再擀長,捲起,再重複一邊,最後卷結實。

 

8、做好的面卷,放入吐司盒內二次發酵。室溫高大約用時40分鐘,室溫低可以放置溫水上發酵比較快。

 

9、面發到7分滿就可以烘烤。烤箱預熱上下火170度,模具放中下層,烘烤40分鐘就可以取出來倒扣晾涼了,非常好吃,趕緊試試吧。

 

小貼士:

 

我用的是烤箱烘烤的。這個方子我也做過蒸麵包好電飯煲麵包,都非常合適。如果做蒸麵包,在整形的時候就分成幾個等份的小面劑子,滾圓,可以用8寸蛋糕模具,模具底部刷油,擺好面劑子二次發酵,發酵至2倍大后,蒸40分鐘即可。用電飯煲做,就是用標準煮飯鍵,煮兩個回合就可以嘍。

 

這個麵包的配方非常好,只要不是特殊乾的胡蘿蔔都可以這個用量。趕緊試試吧

 

 (新浪新聞)

標籤: 麵包餐盒

疫情下紐約西餅店被迫關門 業主送麵包給抗疫前線

「生意本來就是有上有下,很感恩自己並不是最困苦的人,現在還能付出。」在法拉盛經營連鎖西餅店的華裔夫妻,三周前因受新冠疫情疫情衝擊,生意大減50%,不得不暫時關店來遏止更大損失;但兩人日前一掃愁容,把440麵包餐盒 送給長島的療養院、警局和醫院等,從受災者轉變為奉獻者,希望能在艱難時刻把愛送到各個角落。

 

在法拉盛羅斯福大道經營連鎖西餅店的陳宗淵與林聖心,在紐約州3月實行居家避疫令後,生意大受打擊;營收當時就已大減50%,兩人仍因擔心員工失業,堅持到最後,才最終決定關門歇業,但也在停業期間繼續支付員工基本工資。

 

盡管夫妻倆當前仍背負沉重房租等支出,陳宗淵卻樂觀的表示,已經十分感恩不是疫情下最困苦的人,也稱很高興有能力為社區付出。

 

作為佛教慈濟基金會美國紐約分會一員,陳宗淵與林聖心日前向總公司預定440麵包餐盒,並在收到物資後重回店中分裝、打包,與慈濟志工合作送給長島地區的前線醫護、警察以及療養院;林聖心表示,想到自己肩負關懷任務,頓時也忘了自己其實也是疫情下的受災者。

 

在配戴口罩、帽子、手套等防護品後,陳宗淵夫婦與慈濟志工開著麵包車,首先前往長島最大的療養院聖派特森安養中心(A Holly Paterson Extended Care Facility)送麵包;陳宗淵表示,慈濟志工25年來致力關懷該院耆老,得知院內除有老人確診新冠肺炎外,也有不幸染病去世者,「我們送了11箱麵包和色彩繽紛的馬卡龍給院方,希望能為老人們帶來驚喜、鼓舞士氣」。

 

此外,為了給予院內孤獨耆老支持,慈濟志工也邀請長島中文學校孩子繪製卡片,並讓院方把溫暖祝福貼在牆上,「這些老人連拿一杯水、一杯咖啡都不能離開房間,很難想像要怎麼熬過低潮」。

 

陳宗淵夫婦的愛心麵包餐盒隨後也送到威廉公園(William Park)和牡蠣灣(Oyster Bay)的警局,紐約石溪大學醫院(Stony Brook University Hospital)急診部等。陳宗淵表示,該院內有不少華裔醫師與護理師,幾乎都負責最辛苦的大夜班,希望麵包可讓所有前線人員在最短的時間內裹腹、不用餓肚子。

 

(世界日報) 

標籤: 麵包餐盒

蔥油餅和大蒜麵包

蔥油餅在中國家喻戶曉,是個雅俗共賞的美食。小時候媽媽做,我可以跟著揉麵團,做出形狀怪異的餅;做完餅坯,看著媽媽在鍋裡放油把餅煎成兩面金黃。第一張出鍋,切成六角,媽媽一邊煎,我一邊吃,不等媽媽全部煎完,我已經吃了一張餅下去。麵包餐盒

 

來到美國,中餐館經營的不論是粵菜、川菜、台灣菜,頭台裡一例都有這道蔥油餅,喜歡的人很多,一盤餅端上來大家分享。

 

製作是很基本的配方,有時間的時候也在家裡做。麵粉、鹽,有的人喜歡加點糖,看各人口味,和成光滑的麵團,讓麵醒上三十到六十分鐘,擀成麵皮,抹上油,撒上蔥花,捲成細長的筒,再盤成餅,下鍋煎,中間鼓起來,翻個面,待上兩分鐘就熟了。雖然簡單,卻是保留項目呢。超市也有賣冷凍的,和新鮮製作的沒法比,只是方便罷了。

 

再說大蒜麵包。平時吃麵包,就這麼吃,或者烤一下,抹點黃油果醬什麼的。大蒜麵包餐盒是更華麗濃重一點的吃法,把黃油、大蒜末、新鮮香菜末、鹽混合在一起,均勻抹在麵包片上,高溫烤十分鐘,到麵包邊角發黃就好了。黃油、大蒜、香菜的味道混合在一起,相得益彰,這些味道又充分浸透到麵包裡,滿屋子都是香味,吃一口,香濃美味,好不滿足!

 

做大蒜麵包多用法式棒麵包對面剖開,或者切片白麵包,如果自己喜歡的,也可以選擇做比較健康的版本,比如用全麥麵包,或用橄欖油替代黃油。我更喜歡黃油的,味道更香濃。

 

蔥和蒜味道辛辣,似乎都登不得大雅之堂,上班或開會時滿口的蔥味蒜味可是不行的。這兩樣食物一個中式,一個西式,卻恰巧都是我的安慰食物(comfort food)。揉揉麵,擀擀皮,做成餅坯,混合各味調料,然後或烤或煎,這個製作的過程在我是個享受,醒麵和烘烤的功夫還可以寫寫字看看書,等香味慢慢充滿了廚房,餅或麵包餐盒也黃燦燦地出了爐,香噴噴地吃上那麼一塊兒,全世界的不愉快都煙消雲散了。

 

 

這樣的效果也並非完全出於貪吃,蔥和蒜原來都有其保健功效。青蔥的大蒜素能改善失眠、肩頸僵硬、消解疲勞,維持血管健康,避免膽固醇堆積,通氣活血,提升免疫力,蔥白能補肺,殺菌消炎,止咳化痰,舒緩喉嚨發炎和疼痛,預防感冒和便秘。大蒜有抗過敏、抗衰老、預防心血管疾病等許多功效,大蒜中的揮發油能促進毛髮生長和增強免疫力。如此看來,這兩樣食物成為我的安慰食物,也不無道理。

 

(世界日報)

 

標籤: 麵包餐盒

雲彩做成的面包

有一部藝術作品,用想象的力量讓世界變得溫暖而純粹。曾獲得被稱為兒童文學諾貝爾獎的“阿斯特裏德•林德格倫獎”的白熙娜作家的畫冊(圖畫書)就是典型的例子。

 

 從第一部作品《雲朵麵包餐盒 》開始,通過《月亮冰激淩》、《奇怪的媽媽》和《我是狗》等多部圖畫書展現了純粹的童心世界。在這裏,月亮融化後產生的黃水被做成冰激淩,在某個地方出現的仙女代替上班的母親照顧生病的孩子,用糖塊來聆聽內心的聲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用雲彩制作面包的故事。兩個孩子小心地抱住掛在樹枝上的雲彩,然後把雲帶給媽媽。面包不是用雲而是用面粉做的,但媽媽沒有那麽說。只要孩子們能做的,就讓她們做。媽媽搓揉雲團並將它們揉捏成小而圓的面團,放入烤箱中烤。媽媽和孩子們用熟透了的雲朵面包進餐。只顧著吃,忙得連飯都吃不上的爸爸上班去了。於是,孩子們把雲朵面包送到公交車上的爸爸手中。因為吃了雲朵面包,身體像雲朵一樣浮了起來,所以這是有可能的。麵包餐盒

 

 孩子們不久就會發現用雲朵做面包是不可能的。他們會發現,從天而降的仙女、月亮冰激淩、魔法糖塊並不存在。但這並不意味著想象世界會消失在何處。它會留在心中,終有一天成為放眼世界,清澈、溫暖、寬厚的目光。成年人並不是不需要這種想象世界。那個世界對大人來說也許更需要,因為在疲憊的生活裏,一點點地鈍化,最後丟失的就是純粹和溫暖的世界。這就是魔法糖塊、雲朵麵包餐盒 、仙女登場的白熙娜作家的畫冊能給大人們帶來安慰的原因。文學評論家•全北大學教授

 

(東亞日報) 

標籤: 麵包餐盒